以法律顾问业务为特色 规范化治所创服务品牌——浙江甬望律师事务所

发布时间:2019-10-29来源:发布者:浏览次数:3008打印本页



    浙江甬望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律所总部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南部商务区,办公面积近800平方米。目前具有38人的服务团队,其中执业律师28人,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另外还有律师助理6人、专职行政人员4人。2017年5月在宁波市镇海骆驼新城区设立了分所,目前分所从业人员10人,办公面积近400平方米。律所确定以“依法执业、规范治所、专业立所、品牌兴所”为治所方略,已建立了具有专业特色的7大部门,主要是以法律顾问业务为专业特色,以提供涵盖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为核心的常年法律顾问服务为基础。近年来,律所获得了多项荣誉:如被省司法厅评为“浙江省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模范所”、“浙江省律师行业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点”、“浙江省服务中小企业优秀律师事务所”;2015年被评为宁波市鄞州区先进律师事务所;2018年3月,被评为“浙江著名律师事务所”。连续多年获得“律师事务所工作综合目标考核优胜单位”。



一、以法律顾问业务为专业特色,典型案例突出


    近5年以来,甬望所的服务顾问单位、民事、刑事等诉讼及非诉讼案件在逐年上升,尤其在民事案件领域增长幅度较大。另外,逐步形成了以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知识产权、刑事法律为一体的全范围防控风险的法律顾问服务团队,以海事海商、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特殊服务对象的法律服务专业力量,专业服务特色渐趋明显。律所已与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系统的160多家客户建立了稳定的法律服务关系,并力争为更多的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律所内设公司法律事务部、建筑房地产法律业务部、人力资源管理法律业务部、刑事法律业务部、知识产权法律业务部、婚姻家庭法律事务部等多个业务部和行政部门集专业优势与行业领域互补的办案模式,秉承“团队合作、专业分工、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法律顾问服务产品,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法律解决方案,让律师成为客户“法律的顾问、风险的屏障、经营的参谋”,最终实现利益相关方共赢的目标。

    近年来,甬望所承办的部分案件受到各类媒体的报道,如何方荣、董建平律师办理的围填海工程纠纷在海南日报报道;何方荣、王铭律师办理的产品销售者责任纠纷在东南商报报道;袁芳律师办理的肖像权纠纷由中国新闻网、浙江在线宁波频道报道。下举几例予以说明

    (一)参与调解涉案金额2.06亿元的围填海工程合同纠纷。2012年6月,某航道建设公司因围填海工程欠款纠纷,委托律所律师办理,通过律师诉前调查,制定诉讼方案,向海口海事法院申请诉前保全海南某投资公司价值2亿元的财产,随后起诉,在诉讼过程中经过十多次的沟通协商,最终调解结案。

    (二)参与办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抗诉成功。2007年6月15日,被告某公司与原告李某厂房租赁合同纠纷一案。对于负空费与移杆费是否已支付的问题,法院认为该笔费用属于配电安装的一部分,但对于被告提出的已经支付的主张因为缺乏凭据支持,所以法院认定该两笔费用尚未支付给原告最终法院判决厂房租赁合同于2008年12月17日解除,被告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归还原告租金5万余元。后被告委托律所律师代理申诉,经过律师代理改判。

    (三)假酒获赔案。2011年10月,慈溪周巷的赵女士花费了17余万元在华润万家洪塘店购买了9箱108瓶53度飞天茅台酒。不料,经贵州茅台股份公司鉴定,该批酒水中78瓶为假酒,涉及金额高达12余万元。何方荣、王铭律师接受赵女士的委托担任其诉讼代理人,向江北区法院提起了产品销售者责任纠纷之诉,要求华润万家超市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向赵女士承担“退一赔一”的法律责任。本案,经过一、二两审,历时四个多月,最终通过诉讼途径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破产管理案件。2015年律所被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选定为余姚市某商务宾馆有限公司强制解散清算案的清算组。律所在承接该清算案后立即成立了清算工作小组,并由所里资深律师担任该清算案的负责人。清算小组成立后,立即对余姚市某商务宾馆有限公司资产及负债进行了清查。后经过清算组的努力及对自身清算组报酬的主动降低,最终本案债权人的受偿比例从原先的70%提高到81.64%。清算组的上述做法不仅得到了债权人的一致认可,同时也得到了余姚市人民法院的高度赞扬。

    (五)为某公司收购出具法律意见书。2016年6月律所受一家新三板上市的委托,就该公司被一家上市公司的收购事宜,展开尽职调查,并对收购报告书出具法律意见,后经过几个月的调查、谈判,最终达成收购意向,并顺利通过证监会审批,成功完成本次收购。


二、通过规范化治所,创立律所服务品牌


    (一)建制立规,走规范化发展之路。建所初期,全体合伙人就达成一致意见,一定要走规范化发展道路。近几年来,从建所初期的松散自由管理向制度化管理迈进,逐步建立健全律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制度,开展律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评查活动,并建立完整的评查档案。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利益冲突审查制度,及早发现识别风险,力争做一个让国家、党、人民放心的律师事务所。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配合落实律师事务所“家”的文化传统。建立健全业务管理制度,保证律师事务所正常开展业务活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及收费管理制度,规范律师的执业行为,等等。截止目前,共有各项制度43项,保障了事务所的规范运行,也给当事人留下了正气、规范的律师事务所印象。

    (二)重视党建,以党建促所建。2009年8月4日,浙江甬望律师事务所党支部成立。律师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工作者,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要维护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党的领导是律师之魂。事务所自支部成立以来,非常注重党支部活动的开展,专门划拨经费开展各类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律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定期学习党的前沿会议精神,每年至少参加红色爱国主义教育一次,开展民主生活会至少一次,宣讲学习心得一次。2011年度,律所被司法厅评为“浙江省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模范所”。


    (三)传承和谐,弘扬“家”的文化传统。甬望所内部非常团结,这是建所初期合伙人的立所之本,在近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是一直在践行该理念,主要体现在“共享”、“创新”、“坚持”、“自我”。律所所有的专业资源、平台资源、产品资源均是在所内同事之间公开共享,每个人均愿意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予以奉献,分享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喜悦,通过每年的团队游和不定期的相聚,为加深律师之间的情感奠定了基础;坚持“诚实信用、优质高效、互相协作、严谨务实”的服务理念,创新法律服务产品,致力建立专业律师团队合作和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在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彰显自我个性,体现服务特色,将法律人格与服务产品融为一体。没有共享奉献,各自为战的团队将是一盘散沙;没有开拓创新,墨守成规的团队将是一群庸才的集合;没有坚持,意志脆弱的团队执行将大打折扣,成为败军的主儿;没有正确的自我,个性缺失的团队将是被禁锢的竹篓。



三、重视社会公益服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一)积极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律所是宁波市法律援助案件办理首批合同所,每年承办大量的法律援助案件,也因此在2017年被浙江省评为法律援助先进集体,个人所获奖励:朱祯学律师被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袁芳律师被评为浙江省法律援助先进个人;沈建明被评为宁波市法律援助个人,等。其中有部分案件(如张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徐某贩卖运输毒品案等)在省市具有重大影响,部分案件涉及不稳定因素的群体性案件(集体欠薪案件)均在承办律师的努力下妥善解决。近几年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如下:


    (二)积极参加值班咨询。律所积极参与各级机关单位的值班,化解社会矛盾,解答咨询。如参加宁波市信访法律咨询值班、宁波市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律师参与调解值班、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访分离值班、宁波市刑事案件全覆盖值班、宁波市海曙区洞桥镇行政服务中心值班、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律师值班、宁波市鄞州区妇女权益保护值班等等。

    (三)积极参与普法宣传。律所何方荣、王珅律师多次为湖州商会讲授公司法及民间融资等法律讲座;求国勇律师为各企业相关人员讲解人力资源管理类的法律讲座;沈建明等律师为宁波市鄞州区梅墟街道的市民开展义务咨询活动;袁逐律师应邀为朱雀社区讲授关于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朱祯学律师为梅墟街道梅墟社区讲解职务犯罪的相关知识;何崇滨等人参加南部商务区律师服务团服务南部商务区企业;熊耀律师准备丰富的防诈骗宣传资料和防诈骗PPT,为梅墟街道梅墟社区展示关于防诈骗常识。


四、锐意创新,实现律所可持续的倍增计划


    甬望所是一个讲奉献、争创新、讲坚持、追自我的团队,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团队。未来五年将是锐意创新,开启律所发展新阶段的五年,总目标是实现倍增,即人数规模及业务量实现翻倍。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律所的“倍增计划”:

    (一)提升律所的服务能力。未来五年内,律所执业律师人数达到60人以上规模,形成老中青学历结构、业务经验合理的人才梯队,充实服务顾问单位公司业务、人力资源业务、知识产权业务方面等方面的能力。办公场所更换为更高档、更舒适的写字楼。注重律所品牌化的提升,努力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及精品律师事务所。

    (二)深度研发顾问单位法律产品,拓展顾问单位。通过研发产品,更好的从客户出发,服务于客户,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从而提升律所的品牌和服务能力;通过每年邀请顾问单位及潜在客户参与律所举办的“企业法律风险座谈会”等活动,以高质量的活动吸引更多的顾问单位;通过与商会及各个服务平台合作,开展走访调研、法律体检、法律资讯推送、法律产品推送等工作,吸引客户,拓展法律顾问单位。

    (三)规范顾问单位的服务模式。从粗放式的服务向规范性服务转化,制定规范性的服务方案和流程。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法律服务计划表,尽可能形成流程化的作业服务。在法律顾问单位服务中,应当与客户建立伙伴型的法律服务模式,避免出现被动型的法律服务模式。在服务中,应当积极主动与客户进行沟通,定期向客户提供法律资讯与法律意见,引导客户控制法律风险,根据要求提供法律服务体检活动,将法律服务作为企业经营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没有啦!

下一篇:没有啦!